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建言

关于加强乡镇林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发布人:市科学技术协会
  • 发布时间: 2020-12-31 10:07:14
  • 字体:[ ]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林业工作的基石,是林业部门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是林业主管部门联系广大林农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保障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但由于乡镇林业服务体系非常薄弱,给林业社会化服务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制约了林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乡镇林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连云港市下辖三区三县和四个功能板块,共有涉农乡镇(街道)76个,其中东海县19个、灌云县13个、灌南县14个、赣榆区15个、海州区5个、连云区4个、开发区2个、徐圩新区 1个、高新区2个、云台山风景区管委会1个。在76个乡镇(街道)中,单独设立林业工作站的1个,为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林业工作站,其余75个乡镇(街道),均是综合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全市76个乡镇中,只有连云区高公岛街道专门设立了林业工作站,其余均是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灌南县所有乡镇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没有林业编制和从事林业的人员,林业工作是乡政府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即使有林业编制的乡镇,林业编制也是甚少,多数只有1个。总体上,乡镇林业服务体系人员少、任务重,往往是勉强应付乡镇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国家、省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二)整体队伍素质不高。据调查,全市乡镇林业服务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林业人员年龄严重老化,新生力量太少,严重制约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基层林业服务单位职工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特别是参加省级以上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几乎没有,导致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三)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级林业站合并后,原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乡级林业工作站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经费渠道不相统一。在财政预算上还有部分乡镇没有将基层服务机构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办公及业务专项经费几乎没有,在开展林业各项业务工作需要经费时需要请示上级领导或单独打报告,有时能解决,有时不能解决,严重影响了林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基层林业服务单位办公用房基本能够解决,但资料室、林业库房面积甚少,工作电脑严重不足,交通工具主要是靠自配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层林业服务机构职能的宣传。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让各级领导和群众了解设置基层林业服务机构及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乡镇林业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对基层林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林业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机构建设。按照有利于林业改革发展和乡镇全覆盖的基本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加强乡镇林业站机构建设,科学设置林业站。二是落实林业编制。目前还有不少乡镇林业服务机构没有落实人员编制,特别是灌南县既无编制又无人员。为此,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积极与机构编制部门对接、协商,争取编制,以满足林业工作的需要。三是充实工作人员。按照专业、精干、效能的原则以及辖区面积、林地和森林面积、服务对象数量等因素,落实林业机构林业工作人员。

(三)加强服务体系业务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基层林业设施建设和推广经费。国家和省财政每年都应安排专门的林业推广经费,地方财政也要安排专门经费,切实保障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全面提高林业服务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林业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加强在职人员业务与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岗位知识培训。三是积极鼓励开展学历教育。

作者简介:张永忠,男,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