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风采

中国碳纤维的追梦人张国良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6-03-22 10:53:30
  • 字体:[ ]

张国良,男,1956年9月生,****党员,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国良同志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2年分配到连云港纺织机械厂工作,1992年担任厂长,2001年任改制后的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07年组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兼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国良同志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江苏省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轻纺工业专家,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会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纤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江西商会会长,江苏省自行车协会会长,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东华大学荣誉教授、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江苏省重大典型,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

张国良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致力发展集纺织机械、碳纤维新材料、纺织品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他所承担的“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鉴定,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他所领导的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拥有全套自主研发的国际主流工艺干喷湿纺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和碳化生产线,成为我国惟一、也是世界上第3个攻克干喷湿纺工艺难题的企业。张国良本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全国纺织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功勋人物,全国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重点培养对象、连云港市影响港城十大经济人物、连云港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张国良先后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科技奖项48项,其中神鹰碳纤维项目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专利11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我的梦想,就是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

张国良始终坚守“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信念,倾注所有精力,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实现了碳纤维产业化,打破了国际封锁,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胡锦涛同志曾五次接见张国良,勉励他“一定要把中国的碳纤维做好。”李克强、张德江、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中复神鹰公司时,激励他要“积极承担国家责任”、“为军工事业做贡献”。

碳纤维进入张国良的视野是2005年初,当时他为了给自己的企业江苏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寻找新产品开发目标,听人说起了碳纤维。

碳纤维因具有极高的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交通、医疗、纺织及国防等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我国一直不能产业化生产碳纤维,主要依赖进口,而掌握其生产技术的极少数国家不仅不转让技术,还限制产品出口,因而碳纤维一直是中国市场上的紧俏货。在各种复合材料展上,人们常常能看到“求购碳纤维,有多少要多少”的牌子。

经过认真的调研,张国良了解到,我国的碳纤维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了,各单元技术在实验室都已成熟,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试制出了产品,就是始终不能实现产业化。实际上,碳纤维的生产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丙烯腈通过聚合反应成为聚丙烯腈,再制成丝,最后碳化这些原丝就得到了最终产品。

当听到“聚丙烯腈”、“制成丝”的字眼时,张国良立即兴奋起来:“原丝不就是腈纶丝吗?!”碳纤维专家又介绍,碳纤维原丝的确和腈纶丝是一样的成分,但它致密性高、没有杂质,几乎没有缺陷,因而很难生产。若能生产出来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生产一线浸润了多年的张国良认为,既然碳纤维原丝与腈纶丝都是由相同的原料通过相同的化学反应制造而成,其生产工艺就应该有相通性,只是反应条件和工艺的要求会更苛刻。而我国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引进消化再创新,已完全掌握了腈纶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工艺设计和控制技术。于是,张国良告诉他拜访的专家们,“我来完成碳纤维产业化。”

“不要做!烧钱!”“你这是心血来潮,肯定会半途而废!”“那么多年研究都不行,凭啥你能做出来!”……在几十趟南上北下的调研中,张国良听到的全是专家们的反对声。 有专家告诉张国良,国内一家企业上亿元砸下去连原丝的影都没有见到。

尽管如此,2005年9月,张国良还是作出了一个在多数人看来并非必须的选择:将自己效益颇丰的鹰游纺机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带着7000多万元现金,以门外汉的身份,集聚起一群国内的碳纤维痴迷者,在连云港郊外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地上开始了产业化攻关。

此时的张国良已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在他的眼中,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已远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国家和民族之需,是为民族争气、为祖国争光之举。正如张国良写给时任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的一首散文诗所言:“我在实现一个梦想,我被梦中的激情所燃烧,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我知道中国的军民产业对碳纤维的渴盼,打破西方国家禁运和技术封锁是如此重要!”

刘宣东从山东赶来了,辞去了公职携家带口,带着大腈纶生产的丰富经验和自己20年来收集的碳纤维资料;

王国信从吉林赶来了,在花甲之年只身一人,带着30多年碳纤维工艺研究的经验;

宋志平、张定金从北京赶来了,冒着任期内很可能难见成效的风险,带着中央企业的资金、信息和人脉资源以及对碳纤维的深深理解。

他们满怀着碳纤维“中国造”的梦想,在全国碳纤维专家的智力和国家发改委的资金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将中国碳纤维产业化的壮丽画卷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5年9月29日,由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控股,江苏奥神集团有限公司参股的连云港神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宣布建设年产220吨碳纤维生产线。

2007年5月3日,生产线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碳纤维,并在设备研发中获得5项国家专利。

2007年10月24日,张定金领导的中国复合材料公司在其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支持下,以增资扩股形式参与该项目,组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拉开了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工程的序幕。

2008年12月3日,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工程的一期项目千吨碳纤维生产线顺利投产。

2010年, 2500吨原丝1000吨T300级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张国良也因其在碳纤维项目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与鹰游公司及中复神鹰公司一起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国产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碳纤维受制于人的现状,极大地缓解军用和民用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复神鹰公司也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

2012年9月5日,公司率先在国内打破了聚丙烯腈基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干喷湿纺工艺,在上海举办新品发布会,成为我国唯一能工业化生产干喷湿纺SYT45级(相当于T700)碳纤维企业。

2013年9月23日,中复神鹰“干喷湿纺SYT45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通过国家级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惟一、也是世界上第3个攻克干喷湿纺工艺难题的企业。 

他是企业董事长,更是创新领头羊

短短6年的时间,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从零起步,创造了国内碳纤维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千吨T3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我国惟一、也是世界上第3个攻克干喷湿纺工艺难题的企业……其全套生产装备全部自主研发。后起的中复神鹰发展缘何如此“神”速?

“关键在于创新。”张国良说。

张国良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决策者和掌门人,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技术研发一线,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成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解决了碳纤维产业化这一国内科研机构久攻不下的难题,使企业一跃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刚开始,我也只是个门外汉,对碳纤维了解很少,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张国良坦言,“但决定实施碳纤维产业化攻关,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有这个基础,也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2005年9月29日是中复神鹰碳纤维产业化的起点。这一天张国良和他的团队刻骨铭心,东华大学教授潘鼎也终身难忘。这位中国碳纤维研究的专家被请到连云港,为一群40岁上下的碳纤维门外汉授课。当时的潘教授虽然怀疑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但还是被他们的热诚感动,连续5天,他尽其所有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传授给他们。在潘鼎之后,中复神鹰陆续请进国内的顶级碳纤维专家,授课几十堂。

不仅请进来,中复神鹰人还走出去,上东北、走山西、访北京,下上海……几十趟南下北上,几乎找遍了国内曾经研究过、试验过碳纤维的人,参观了多家开展碳纤维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了解碳纤维的性能、特点、研发现状、国际国内产业化进程以及项目可行性。

通过充分的调研,张国良发现,在我国,碳纤维的各单元技术虽然成熟,但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院所:聚丙烯腈的技术在高分子研究机构,原丝制造技术在纺织技术研究机构,而碳化技术则在材料研究机构。由于这些单元技术各自为战,不能有效对接,自然无法生产出产品。于是,他们决定整合全国各方面的科技优势,走集成创新之路,实现碳纤维产业化。

他们以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已通过验收的国家“863”碳纤维项目所取得的单元技术、中试成果为依托,引进碳纤维研究资深专家和腈纶生产的资深工程技术专家,整合实验室成果与工业化腈纶生产控制技术,发挥鹰游纺机研发中心纺织机械设计制造的优势,在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可参照,没有现成的工艺流程可借鉴的情况下,打响了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自己调试的碳纤维生产线的攻关战役。

2006年9月,第一条年产5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开始设备调试,然而却没有一个工人敢启动操作。因为大家都知道,设备启动后,若聚合反应控制不好,有可能发生暴聚现象,原液就会凝固在生产线上,上千万元的设备将全部报废,更坏的可能就是易燃易爆的生产原料发生爆炸,造成厂毁人亡。

“责任太大了!最后是张国良亲自按下了那个绿色的按钮。”李怀京回忆,设备总算正常启动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却接踵而来,越干越难,常常让人束手无策———

设备启动了,生产线却没有打通。反复查找才发现,由于意外进入水分,原料凝聚,将一段12米长的输送管道堵塞,于是,10多名工人5个昼夜不停歇地一点一点抠,终于疏通了管道,生产线才得以贯通。

输送到纺丝机的原液越来越稀,黏度不断下降,根本纺不出纤维。原料配比有问题?温度没控制好?反应时间不合适?无数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原液粘度仍然是越来越低。最后,他们另辟蹊径,终于纺出了纤维。

虽然纺出纤维来了,但质量却总也不理想,他们又对关键设备牵伸机进行无数次改进,1个多月后,才纺出满意的原丝。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人员发明了多项独创技术,申报了12项专利,其中有4项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76个日日夜夜,包括张国良在内的主要技术人员和工人都不曾离开工厂。有一次,他就在控制室的长条凳上坐了3天3夜,为攻克一个难关而冥思苦想。张国良事后回忆,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没有时间。眼看着生产线上每天消耗十几万元,却出不来合格产品,大家心里着急啊,只想着赶快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掉,可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把人牢牢地拴在了生产线上,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在厂里凑合着休息一下。他们改了试,试了改,反反复复,功夫不负有心人,合格的原丝终于生产出来。

中复神鹰6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工艺基础,没有装备支撑,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就无法实现。装备制造正是中复神鹰的优势所在,其股东单位鹰游纺机集团具有强大的纺织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这一优势,不管在生产中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提出工艺上的要求,装备马上就能制造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创造了中复神鹰的“神”速:万吨碳纤维二期工程原丝单线产能2500吨、碳丝单线产能1500吨/年的生产线,从前期的调研试验、技术路线的确立到工艺论证及装备制造安装,仅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

“产学研互动,让我们尝到了更多创新的甜头。”张国良说。为了加大与科研机构合作的力度,中复神鹰投资1亿元和东华大学共建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这种紧密的合作因为东华大学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使碳纤维产业化获得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一段时间,中复神鹰生产出来的碳纤维强度总也达不到标准要求,企业的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也没有找到原因,后来是东华大学的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一难题。他们运用企业没有的透视电镜,在分子水平对产品进行分析,发现是结晶度不够影响了碳纤维的强度。于是,企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工艺进行了改进,问题迎刃而解。

刚开始的目标是T300级碳纤维,2009年初千吨级T300碳纤维生产线一投产,紧接着就开始攻关高性能的T700级碳纤维,一攻又是3年,现在T700出来了,T800级又成了新的攻关对象。

在碳纤维生产步入正轨后,张国良又陆续主持开发出碳纤维自行车、纺织机械配件及碳纤维增强工程塑料等一系列碳纤维下游产品,延伸了碳纤维的产业链。公司又成功将碳纤维材料应用于纺机生产上,这一革新使得纺机设备减轻重量、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张国良正式带领企业涉足碳纤维自行车这一高端自行车制造业,并于2010年9月正式投产运行年产十万辆自行车生产线。这是内地第一个碳纤维自行车产业化项目,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通过TUV欧盟标准认证,并成为江苏省自行车队指定用车。

张国良常感叹,“我是带了一支碳纤维产业化的国家队。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国内科研机构多年科技开发和腈纶生产技术的国产化所带来的技术、经验、人才的积累,就没有中复神鹰的今天。”

转型升级,他让一个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张国良具有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社会的追求,为了将企业做大做强,他积极主动地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多年来,他以一个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卓识,让多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张国良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的机械系,毕业分配在连云港纺织机械厂上班。作为厂里难得的大学生,加上刚出社会一身的抱负和干劲,张国良以很快的速度从技术员成长为车间主任,副厂长。1992年,工厂经营不善,陷入困境,到了资不抵债的境地,成为当时连云港最先发不出工资的企业,张国良正是这个时候临危受命,干起了厂长。

决心好下,出路难寻,怎么干?再三考虑,张国良把唯一的希望寄予纺织后整理设备——烫光机。“当时我们厂并不是干这个的,但是考虑到这类产品因为规模不大且零散,一些大的纺织机械厂不愿意干,而一些小的企业因为技术实力不够干不起来,我们企业虽然不大,但是有这么多年干纺织机械的基础,可行性还是有的。尤其当时整个国家的环境是很多人连后整理设备是什么都不知道,市场留有很大的空白,而后整理设备又是纺织品提高档次的一个重要环节,肯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状大,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才行。综合考量,我就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后整理设备上。”张国良每走一步都会想得很透彻。

“当一台烫光机试车的时候,车间里被全厂职工围得水泄不通。下了班,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去……当试车成功的消息一传出来,难以相信的是:我们自己也能造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机器。” 张国良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很激动。

张国良善于分清形势,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去走好每一步。1994年以后,纺织机械厂逐渐走上了稳定的发展道路,在财力和实力上具备了扩大规模的基本条件。1996年,连云港友谊服装厂由于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张国良经过仔细的分析后,决定兼并友谊服装厂。1999年,又租赁经营了停产多年的连云港市第三毛纺织厂。2002年,张国良果断决策,收购重组原连云港市毛巾厂和连云港市第三毛纺织厂,投资新建连云港市迎雁毛纺有限公司、连云港飞雁毛毯有限责任公司和鹰游立成毛绒公司。他先后兼并盘活了3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安置下岗职工近1800名,使这些职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经济来源。同时他在企业进行二次改制,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实现公司资本民营化,并以股本为纽带,把所有公司紧密地联系起来。

十几年时间,鹰游从单一的纺机后整理企业迅速成长为拥有十八个公司的集团,涉及鹰游纺机、飞雁毛毯、神鹰碳纤维、立成毛绒、金典服饰、神鹰碳纤维自行车、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常州特斯克汽车饰件、山东临沂鹰游沃达机械、鹰游合达模具等众多领域,现如今,无论是收购还是新成立的公司,都在张国良的“魔手”之下,尽显活力。现在的飞雁毛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毛毯专业生产厂家,以其特有的技术和工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鹰游立成毛绒已经成为了江苏省规模最大的长毛绒生产基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深受好评;迎雁新材料公司,在发展至拥有10000锭精毛纺设备,具有年产5000吨毛条的生产能力时,果断决定转攻碳纤维新材料和碳纤维自行车;金典服饰公司欧美、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已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产品深受用户青睐;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公司、鹰游合达模具公司的成立有力带动了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制品业务的增长,促进了公司长远发展。

张国良说:“ 企业身处连云港,它周边的配套、市场并没有多少优势,我们企业真正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在技术上比同行先进那么一点点,我们这些年就是这样生存发展的。”

每当说起技术,张国良总是流露出百分百的自信。张国良在企业,最熟悉的就是‘技术’,他对每个领域的技术钻研都很深,集团下面有18家公司,涉及纺机、毛绒、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张国良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天天跟技术人员在一起,就是探讨产品,探讨技术,他80%的时间都是这样过的。

张国良对于技术的研究,近乎痴迷。记得2004年的时候,毛毯厂的工作人员在杭州买了一条轧花毛毯的样品回来,那是在欧洲非常流行的款式,非常漂亮。但是当把毛毯打开,所有人都吃惊了,“这么大的面积,这些花型是怎么轧出来的?”当时正赶上要过春节,职工都要放假了,张国良就把毛毯放在自家二楼阳台的栏杆上,整天就挂在那里,没事就坐在那里琢磨,整整想了一个春节。大年初五,他迫不及待地把厂里的技术人员都喊来了,也许就是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国良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批量生产之后,轧花毛毯也成为集团增长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那火爆程度真是难以想象,直到现在,我们这个毛毯一年也要出四五百个货柜。”张国良这些年尝尽了技术进步给他带来的甜头。

现在,公司每年都有10余项新产品投放市场,先后申报国家专利15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50余项……作为全国纺织后整理行业的龙头企业,鹰游纺机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其优良的性价比均跻身国际市场,产品已形成起毛、烫剪、刷毛、磨毛、印染、特整、前纺、合成皮革、纤维设备9大系列100余种规格,很多专利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目前年产纺织后整理设备6000台套,市场占有率达90%,并远销东南亚、印巴、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新技术的攻关,新产品的研发,这么多年来张国良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深知“比同行进步一点点”背后的价值,尽管辛苦,但看着企业利润不断增长,看着市场空白被自己一个个添补,这些辛苦都值了。

人才强企,书写着鹰游集团亮丽的篇章

张国良非常重视人才,精心培养人才,处心积虑地善任和积聚人才。他认为凡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就是人才,能创新开拓的则是优秀人才。他通常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技术、营销等重要岗位。同时他认为,企业的干部是可以换的,而工人则是不可以换的。干部可以优胜劣汰,但战斗在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一线的普通工人和管理、营销、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也是不能换的。不管干部还是工人企业可以用制度来管理,但从人格上一定要尊重他们。

多年来,张国良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不拘一格地选择人才。他建立了一整套激励机制,实行技术人员项目承包责任制、销售人员承包责任制、技术人员发放技术津贴制、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等等,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从当初仅有的十几名科技人员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公司里专门成立了纺机研究所、高性能纤维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张国良还率先在公司里实行了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三项原则选择领导干部,使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鹰游,企业中坚力量都很年轻,大部分都是80后,甚至90后。公司有着明确的“80、90后人才培养计划”,  27岁的分公司经理,24岁的车间主任,22岁的生产科长……你跟他们接触,没有初出茅庐的青涩和稚嫩,有的是充满活力的干劲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会让人对这个企业的未来充满着更多想象。正是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正在为鹰游的明天书写更为有声有色的篇章。

“知人善任、待人真诚、懂得感恩,张总就是这样的人。”职工都这样评价他。

翻云覆雨的商界里,张国良有着最为明显的战略气质,而私下,他是个好人。生长于乡下的张国良保留了农民宝贵的DNA,个性单纯而执著,充满了脚踏实地的朴实作风。连续20多年各种各样的先进,共产党员的、企业家的、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典型人物的……为他赢得鲜花与掌声无数,而这些仅仅是“好人”最表面的证明。最内在的,是人品,是由内而外的道德品质,是点点滴滴的善行。

他曾经写过一本类似自传的书——《往事如痕》,拿来阅读,让了解从声音延伸到了文字。书的开篇,就充满着感恩:《母亲河》感恩关爱和期望;《叶老板》感恩关照和信任;《我的小姨》感恩牺牲和奉献……感恩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不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才会承认我们是多么幸运能拥有现在的一切。张国良是这样的人。

在成绩面前,张国良并没有骄傲,他时常想到是如何反哺社会、回报社会。他每年都向连云港社会福利院捐款捐物,并经常带着职工去看望孤儿和老人。每年他都要资助50名贫困大学生,春节都会向本市其它困难企业职工捐献一大笔资金。有一年,我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他为灌云县受灾群众送去了100万元救灾款,并帮助50户百姓修起被大雨冲垮的住房。一次,他在呼伦贝尔作商务考察时偶然发现这里的官兵常年饮用严重超标硬质水,在他从南到北的奔波中,不到2个月就出资改善了部队的净化水设备,让北疆子弟兵喝上了净化水。为此,《内蒙古日报》、《解放军报》、《战友报》相继刊登文章,表达了部队官兵对张国良的感激之情。2010年,张国良被评为“江苏省拥军模范”。2012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定西地震中,张国良分别向灾区捐赠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毛毯,并在第一时间内派车将毛毯送到了地震灾区。多年来,他先后用于赞助困难企业、资助困难职工、捐赠社会福利事业、科技拥军、支持城市建设等捐资捐物近亿元,企业和个人都受到省市有关部门多项表彰和奖励。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张国良认真全面的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尽了最大的责任,共提交各种议案、建议和意见70多件。他还抽出大量时间参与社会调查,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为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满怀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困难职工、捐赠社会福利事业、科技拥军无处体现出他的博大的爱心。

作为企业家,张国良一路走来,多少艰辛与血泪他从不会抱怨一声,他要为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能够在全世界扬眉吐气做出贡献;作为人民的代表,他心里盛的是信任他、选举他的百姓,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百姓的心声传达给政府,为百姓说话。这就是张国良,一位有良心的民族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