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健康促进学会走进学习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实践知识讲座
4月6日下午,灌南县健康促进学会应灌南县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专业老师杨丽红女士应邀到学勤楼四楼为护理学同学开展一场专业互动课-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讲座。
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人数约为54.4万人,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身上。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各器官会缺氧,大脑一旦缺氧4-5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尽管之后恢复心跳,也有可能变成植物人。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每拖延1分钟,伤员的生存机率就降低10%。现场第一目击者掌握针对心脏骤停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及时进行院前急救,就成了和死神赛跑的关键!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脏骤停时患者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如经过及时有效的心脏复苏抢救,部分患者可存活。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指现场救护者为心脏骤停患者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技术。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建立临时的人工循环,保证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健康促进学会副会长郑书芹在课堂用她专业的职业技能手把手教同学们在开展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上应该注意的要点和步骤,提升了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上一篇:
灌南县健康促进学会开展护胃知识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