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协会到扬州大学等地学习取经
黄川镇位于东海县东北部,面积87平方公里,22个行政村,6.1万人口,6.5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乡镇。自2001年黄川镇率先在全市成立草莓协会以来,协会始终以为农服务为宗旨,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龙头企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推进了全镇草莓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目前该镇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日光温室15000栋,大棚3000个,占耕地面积近30%,年产草莓3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户均2个温室,纯收入达2万元,草莓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6000元来自于草莓生产,草莓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形成新沭、桃李为中心,辐射中东部12个村的万亩草莓经济开发带,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草莓协会因此还连续三年被省评为“全省50家优秀协会”,多次被省、市、县授予“先进协会”和“优质服务单位”称号。2006年12月,黄川镇草莓技术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并获得20万元的奖补金额。为了用好科普惠农项目奖补资金,真正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草莓协会决定建立草莓科技示范园,运用草莓脱毒技术解决生产中草莓品种性状退化、病害严重问题。草莓脱毒新技术运用后,可提高草莓产量20~50%,生产出果大、外观漂亮、口感好、风味佳的草莓果品,并有利于进行草莓冷促技术运用,使草莓提前到十一月中旬上市,提高草莓生产的经济效益。鉴于这项新技术的难度,草莓协会利用“百名教授兴百村”平台,于近日会同县科协到扬州大学学习取经,了解其技术流程,和扬州大学商讨建立紧密型技术合作关系可行性,并达成合作意向。接着又参观了宜兴市百合协会科技示范园,听取了百合协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运用现代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介绍,使大家获益非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