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气到拍桌:这 5 件事再干下去,眼睛真要废了!
眼睛有时候像是缺乏“润滑油”,干涩难以睁开,像被双面胶粘住。
“泪点”变低,总是莫名其妙流眼泪。
看手机、电脑,一小会儿就视物模糊、泪流满面。
吹空调、骑电动车时,眼睛刺痛睁不开,好像进了沙子。
你是否有过这些感觉?
你的眼睛“喊渴”了吗?
1 个方法自测是否患干眼症
1.典型眼部不适
干涩感:眼睛像“沙子摩擦”一样干燥,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加重。
异物感:总觉得眼里有东西(如睫毛、砂砾),但检查无异物。
灼烧感或刺痛:眼睛发热、火辣辣的,可能伴随轻微疼痛。
眼疲劳:用眼不久即感到酸胀、沉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
2. 视觉相关症状
视物模糊:眨眼后短暂清晰,很快又变模糊(泪膜不稳定导致)。
畏光(光敏感):对光线(尤其是强光、屏幕光)耐受性下降。
暂时性视力波动:因泪膜破裂过快,视力时好时坏。
3. 其他伴随症状
眼红血丝:结膜充血,常被误认为“结膜炎”。
流泪增多:部分患者因眼干刺激反射性分泌泪液,形成“干眼却流泪”的矛盾现象。
晨起粘稠分泌物: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可能出现眼角白色或黄色分泌物。
难以佩戴隐形眼镜:戴镜后不适感加剧,甚至无法耐受。
4. 严重并发症信号
剧烈眼痛、持续视力下降、眼睑痉挛(睁眼困难)角膜混浊或溃疡,若出现这些症状,提示角膜可能受损了,需紧急就医。
干眼症的危害不容小视
严重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1. 眼部不适、生活质量下降:干眼症时,眼睛会启动“应急模式”,通过反射性流泪试图缓解,导致越干越流泪等怪象。
长期的干涩、灼烧感、异物感等症状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阅读、驾驶和电子设备使用,甚至导致情绪焦虑或睡眠障碍。
2. 增加感染风险:泪液不足会削弱眼表防御能力,持续的干旱会导致角膜上皮脱落,形成微小伤口,这时细菌、病毒更容易入侵,会大大增加结膜炎、角膜炎等反复感染的风险。[2]
3. 视力受损:干眼症可导致角膜表面磨损,引发角膜炎或角膜溃疡,造成暂时性视力模糊,长期未治疗可能留下永久性瘢痕,影响视力。
4.加重其他眼病:干眼症可能加剧青光眼、白内障术后不适,甚至导致角膜穿孔(极罕见但严重情况)。
5.慢性炎症与眼表损伤:长期干眼会引发眼表慢性炎症,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持续恶化,治疗难度增加。
如果干眼症症状持续,如眼红、疼痛、视力下降等,大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不可逆损伤。
眼睛最恨的 5 个“慢性杀手”
干眼症病因复杂,包括年龄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影响、神经损伤、眼部或全身性疾病等,此外环境因素和不良用眼习惯也是主要病因之一。今天,我们整理了 5 个最毁眼睛的用眼环境因素和不良习惯,希望大家能注意避免:
1
隐形眼镜“007 工作制”
2
长时间凝视电子设备
3
用网红眼药水“续命”
4
夜间刷手机
5
在“空气炸锅”式环境下用眼
拯救干眼症
可以试试这套“组合拳”
1
职场人护眼秘籍
· 20-20-20-2 法则:每 20 分钟,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 20 秒,同时完成 2 次“慢眨眼”(像放慢动作一样轻轻闭眼 2 秒)
·屏幕“微低头”原则:调整电脑屏幕,使视线微微向下 10-15 度,能减少睑裂暴露面积,降低泪液蒸发率,一定程度缓解干眼症状。
2
家庭护理方案
· 热敷:用 40℃ 左右温热毛巾敷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视疲劳,改善睑板腺(分泌眼睛润滑油的地方)的功能。
· 饮食:注意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避免进食过多甜食和油腻食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贯彻地中海饮食,保证每周 2 次深海鱼+每天 1 份新鲜蔬果。
参考文献
策划制作
作者丨宋一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
审核丨晋秀明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