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这么按摩,等于“作死”!真的会要命,快住手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5-06-09 16:10:29
  • 字体:[ ]

按摩,如今已成了不少人生活中的“必备品”。

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通过按摩来缓解压力和身体疲劳。无论是经过一天的工作,还是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按摩都能让身体放松,心情舒畅。它不仅能舒缓紧张的肌肉,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甚至有助于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不过,虽然按摩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都适合。对于一些人来说,按摩可能不仅没用,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这些人群不适合按摩

按摩是一种通过机械按压来放松肌肉的常见方法,它能有效缓解因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肌肉紧张。然而,以下几种人群对待按摩要慎重。

1

颈椎病患者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按摩需要格外小心。特别是当患者患有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或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时,脊髓已经承受着轻微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摩师用力按摩脊柱,可能会给脊柱带来短暂而剧烈的冲击,导致脊髓瞬间受到更大的压迫,从而引发神经功能的急剧恶化,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高位截瘫。

2

中老年人群

除了脊髓受压的风险,颈部按摩还必须考虑到颈动脉斑块的问题,这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有吸烟习惯的人。当颈部受到按摩时,硬化的斑块可能会脱落,并随血流进入颅内,引发脑中风,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老年人来说,按摩存在的风险远不止于此。随着年龄的增长, 许多老年人都会患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且骨质疏松的程度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剧。如果按摩时用力过猛,可能导致骨折或关节错位,同时还应避免使用按摩椅或自动按摩器,因为这些设备可能无法提供适合个人情况的按摩力度。

3

患有其他特定疾病人群

此外,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如果肾脏存在错构瘤(如平滑肌脂肪瘤),则不应受到大力按压。2022 年 11 月,就有报道 一名女性因按摩导致脂肪瘤破裂 ,不得不紧急入院治疗。

在享受按摩带来的放松效果时,也必须注意其潜在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对于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

这些部位的按摩

千万别做!

除了上面的特定人群,有些身体部位及其按摩手法,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也有风险。

1

颈部按摩

首先还是要说颈部按摩,因为颈部按摩除了存在特定疾病人有风险外,部分位置对健康人来说也潜藏着风险,比如颈动脉窦,这个位于颈部中线左右三指宽的位置,极其敏感。任何外力的不当刺激,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轻微的可能导致晕厥,而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此外,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一段缓解失眠多梦的按摩手法视频。令人担忧的是,视频中竟然推荐按压并搓揉颈动脉窦区域一分钟之久,非常危险。这段视频竟然还获得了 18.3 万的点赞,如果身边有人看过类似的这种视频,请务必提醒避免尝试这样的按摩手法。

2

乳房按摩

另外,强烈建议大家避免进行乳房按摩。首先,许多美容机构提供的乳房按摩精油含有雌激素, 这种额外的激素摄入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如果已经存在早期乳腺癌,这种按摩还可能刺激肿瘤生长,加速病情进入中晚期。
其次,早期乳腺癌的肿块可能非常小,甚至没有肿块,且通常无症状,有时连专业的乳腺科医生都难以通过触诊发现。 如果按摩时肿瘤已经存在,不当的手法有可能促进其转移。 这一点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了科学证实。因此,对于乳房按摩,我们应持谨慎态度,避免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总的来说,按摩作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确实能带来不少好处。但在享受这种放松之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掌握按摩的禁忌,不仅能让你在按摩时更加安心,也能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毕竟,健康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按摩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所以,下一次准备预约按摩时,不妨先回顾一下自己是否有不适合按摩的情况。如果有任何疑问,最好提前咨询医生或专业按摩师的意见。

参考文献

[1]Pasquier M, Clair M, Pruvot E, et al. Carotid Sinus Massage. N Engl J Med. 2017;377(15):e21.
[2]Wang JY, Wu PK, Chen PC, et al. Manipulation therapy prior to diagnosis induced primary osteosarcoma metastasis--from clinical to basic research. PLoS One. 2014;9(5):e96571.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