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下区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上级科协的关心指导下,以创新驱动助力园区行动为抓手,探索“科协搭台、学会助力、园区受益”的创新模式,扎实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省科协助驱工作推进会做典型发言。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需求导向”,搭建学会助力园区发展崭新格局
一是用好“揭榜挂帅”。历下区高度重视助驱工作,立足全区“一轴三区多园”的发展格局,组建工作专班,健全联动机制,统筹规划布局,将创新驱动助力园区行动列入全区重点改革项目。深入全区各园区开展政策宣讲,先后推动济南(历下)国际人才创新中心、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历下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纳入“揭榜挂帅”项目,促进创新驱动助力园区行动在历下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二是公布“服务清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全区重点支柱产业,开展“省市学会历下行”等活动,邀请省市相关学会深入历下参观交流。结合《济南市科协关于服务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会同各园区管理机构面向学会公布服务清单,涵盖办公、会务等10个领域30余条服务项目,例如在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免费提供服务空间,服务学会聚集发展,促进省市学会融入历下、共建历下。三是绘制“需求图谱”。开展调研摸底,多形式梳理园区企业的急盼所需、难点问题,三年来累计走访企业200余家,梳理共性技术问题与个性化创新需求184项,每年形成《历下区园区企业需求清单》,确保需求精准、定点施策。同时,推动各级学会将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导入园区,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服务供给,进而形成“园区提需求、科协汇资源、学会送服务”的工作闭环。
二、推动“协同服务”,交出学会助力园区发展高分答卷。一是技术攻关“破瓶颈”。围绕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定期举办“驱动创新助力园区行动——历下区对接会”,邀请山东计算机协会、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相关省市学会深入园区,搭建学会和企业的服务沟通桥梁。今年以来,历下区科协还组织省市学会专家团队深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点对点”联合攻关,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成果转化“架金桥”。作为济南市科技创新核心区,依托山东省科技大市场等资源优势,先后开展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具身智能领域对接会,以及“历下好成果”推介会等活动,会同省市学会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以项目路演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各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将以往零散对接升级为系统化、常态化的服务载体,推动科技成果项目实现落地。三是人才引育“强根基”。通过学会牵线搭桥等方式,近三年来柔性引进院士专家20余名,组建全省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联盟,为园区发展注入“智力引擎”。创新开展“博士创新站”建设,2024年新建站点10家,占全市总数的近1/3。今年4月,历下区作为全国唯一区县级科协代表,在中国科协博士创新站试点推广现场会做典型发言。
三、强化“桥梁纽带”,探索学会助力园区发展特色路径。一是阵地建设优化生态。为保障学会助力园区工作行稳致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化、机制化合作模式,以制度为抓手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成立园区科协,建立全市首个企事业科协联合会,在各园区建设高标准“学会服务站”,打造集技术咨询、项目洽谈、成果展示、培训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成为扎根园区的“永不落幕”服务窗口。二是学会集聚持续赋能。创新打造省市学会集聚区,成立专业服务团,推动学会资源集聚历下、导入园区,在成果转化交易、科技金融支撑、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全链条的专业化、平台化支撑,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为历下服务、为济南服务。会同山东科技咨询协会,成立历下区科技创新智库,以智库为支撑给予行业专业指导和科技引领带动,实现园区的持续升级、创新发展。三是专业服务强基增效。依托学会资源,举办“人才训练营”“能力提升班”等定制化培训项目,为园区企业系统化培养急需的技术骨干。例如,会同济南专利应用研究会举办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转化运用宣讲活动,吸引了200余家科技企业参加培训。同时,我区坚持每年举办科协系统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邀请学会、园区、企业负责人共同培训,有效扩大了科协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队伍。
下一步,历下区科协将进一步围绕驱动创新助力园区行动,在需求挖掘上再深化,在资源匹配上再精准,在密切合作上再突破,在协同服务上再优化,推动学会高端资源与历下高质量发展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对接融合,为学会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历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