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2012一2015)》的通知
连全科组办发[2012] 10 号
关于转发《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
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2012一2015)》的通知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2011—2015)的通知》、(连政发〔2011〕148号)文的要求,市教育局、团市委、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连云港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0月18日
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
培训基础工程实施方案
(2012-2015)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苏政办发〔2011〕136号)和《连云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实施意见》要求,立足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员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健康安全、”的工作主题,加大投入,加大科学技术教育力度,丰富科技传播和普及的渠道,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
二、总体目标
为适应“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到2015年,使科学发展观得到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机制更加完善,未成年人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
1.在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着力提高科学课程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妇联、团市委)
2.指导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计安排科学教育专题,进一步推广“做中学”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创新科学教育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学素质。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和通用技术课程,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市教育局)
3.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二)开展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
4.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和“科普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开展学校科技节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市社科联)
5.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发现和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重点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学科竞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活动”、“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和“职业学校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6. 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及“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科学家讲座”等活动,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完善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机制。(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科技局)
(三)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
7.开展科普进农村学校系列活动。市、县(区)每年组织“快乐科学校园行”、“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学宫”等多种形式的科普进农村学校活动,努力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
8.面向乡村学生、农民工子女组织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各类志愿服务。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营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良好社会环境
9.发挥家庭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将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把科学素质教育情况作为评比“文明家庭”的指标和条件。(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教育局、团市委)
10.充分发挥电视、报刊杂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组织市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连云港教科网开设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专题节目。(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市社科联)
11.每2年命名一批市级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十二五”期间,建成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50个,申报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20个,考核评定80所“连云港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所省级“科学教育特色学校”、60名“连云港市优秀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和60名“连云港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推动各县区研究制定科技特长生中考招生办法。(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五)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2.加强科学教育教师培养。鼓励院校和有关高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着力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教师。根据实施科学教育课程的需要,配足配齐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13.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将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纳入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推进教师科学素质与课程实施能力建设,开展科学教师之间业务交流。以县以下中小学、幼儿园为重点,加强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
(六)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教材质量
14.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开发研制与科学课程、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多媒体教材和相关资源库。将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市教育局)
15.编写和推荐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满足科学教育需要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普读物。(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社科联)
(七)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系统化研究
16.开展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组织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定期开展赛课、观摩课和论文案例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将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列入每年教育规划课题专题。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市教育局)
(八)完善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基础条件
17.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地建设。强化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整合优化现有科技场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资源,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和实施科学课程提供保障。积极鼓励和推进社区、乡镇建设青少年科学活动室,为区域内中小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科协)
18.积极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建设,依托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科学教育网络资源,支持现有科学教育网站进一步扩大科学教育辐射范围,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九)强化科学教育辅导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19.不断壮大中小学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级各类学会特别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在职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市科协、市教育局)
20.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大学生担任中小学科普志愿者。(团市委、市教育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落实人员经费保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职责分工。各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切实抓好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牵头部门要履行好统筹规划、整体部署、统一调度的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与推广,建立奖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推动全市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