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教授

“低碳”种植模式助菜农增收节本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7-08-27 11:23:08
  • 字体:[ ]

 “现在我每天出售300余斤各类蔬菜,收入在150元左右,全年纯收入估计在2万元以上” 。在赣榆县沙河镇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园区的大棚里,种植户老李边忙活边介绍,当聊起种植蔬菜温室大棚的收益时,老李的脸上乐开了花。近年来,沙河镇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着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壮大“猪—沼—菜”生态种养大棚模式,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让农户在种养中得到了实惠,而且净化了家园,保护了生态环境。 

 据示范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高级农艺师陈兆祥介绍,该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有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70%以上,现有日光温室12000栋,塑料大棚8000个,年产新鲜时令优质蔬菜40万吨,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全镇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该示范园能有这么好的经济效益,多亏“猪—沼—菜”种养生物链模式。该模式是依据能量循环利用和生物链原理,在蔬菜日光温室大棚内一端,建立猪舍和沼气池,猪舍用来饲养生猪,猪粪便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沼气点灯既可为棚内蔬菜冬季增温,夜间、阴天又能为大棚蔬菜增加光照;沼液、沼渣富含多种有机、无机营养,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经专家测试,这种模式的温室大棚,年可节本增收1800—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