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把牙齿放到眼球里,失明26年的他又能看见了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4-03-04 11:38:12
  • 字体:[ ]

眼睛可以说是人体最金贵的零部件了,盲人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艰难。那 如果用一颗牙齿换一颗能看见的眼球,你愿意吗?

2005 年因为液态铝爆炸,爱尔兰男子 Rob McNichol 的角膜被滚烫的金属烧没了。因为角膜损毁而失明的盲人被称为 角膜盲,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
传统的角膜移植对他来说毫无作用。不过到了 2008 年,他又能看见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小儿子送了他一颗牙。

这颗牙现在就种在他的眼眶里。通过这颗牙齿,他重新看到了世界。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50 多年来,世界上许多盲人因为这种奇怪但好用的技术重获光明。
比如 Shan Herian 因为对抗生素过敏,在 11 岁时看不见了,失明了整整 26 年。 在术前从没见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他因为在眼球里“种了牙”,终于知道家人和成年后的自己长啥样,并且开上了心心念念的豪车。

这种技术叫做 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OOKP) ,也叫“ 眼中牙 ”手术 (tooth in eye) ,它是一种用牙齿来移植人工角膜的手术。

听起来也没那么厉害嘛,用的不还是人工角膜嘛? 确实,OOKP 的功能性部件是人造角膜,但是 它却是角膜盲的最后希望。
事情要从角膜的特殊属性说起。
角膜是人体中唯一透明的组织。透明的质地证明它内部没有血管和淋巴,和身体的关系相对疏离
也因此, 角膜是人体中少数具有免疫豁免权的组织 ,也就是说它相当于一块自治区,有自己的免疫细胞,而人体的免疫系统较少直接管辖,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角膜捐赠给另一个人而不需要献血那样的“配型”。

而又因为角膜的免疫豁免权,受赠者不需要像其他器官移植患者那样长期使用降低免疫力的药物来对抗排异反应。
然而, 等待角膜捐赠的人却远远超过捐赠者的数量 就比如,我国有 400 万名角膜盲患者,但是由于供体匮乏,大部分患者只能在无止境的黑暗中等待光明。
不想等的盲人可以考虑人造角膜,比如目前最常见的人造角膜—— 波士顿人工角膜 (Boston Keratoprosthesis) 。然而,有不少角膜盲人既用不了别人的角膜,也用不了波士顿人工角膜,他们几乎就只剩用牙齿装角膜的选项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 McNichol 的问题更复杂:医生认为,他的年纪太大了,牙不够健康,用年轻人的牙齿成功率更高,于是他还得找一个人给他捐一颗“幼齿”。
幸运的是,他 23 岁的小儿子愿意为父亲失去一颗牙,以及相连的一块牙床板。
可是,为什么换角膜还需要牙齿呢?
这还是和眼球自身的排异反应有关。 刚才说过眼球有免疫豁免权,但是眼球自身还是具有免疫力的,它依然可以对抗外来物质,否则你的眼睛就很容易遭受感染。
实际上早在 18 世纪末,就有一位法国眼科医生曾提出用玻璃片替代角膜使盲人恢复视力的想法。不过不管是玻璃还是塑料,它们都有可能被眼球当作异物。 要如何欺骗身体,让它认为人工角膜不是威胁才是人工角膜手术的重点。
1963 年,解法被一位意大利医生想到。 意大利眼科医生 Benedetto Strampelli 发现,常用于牙根管手术的马来胶 (gutta-percha) 放到软组织里会被人体排斥,但却可以一直留在牙根管里。
因此他想到, 如果把人造角膜先放到牙齿里,再把牙齿植入人体,那或许就不会被当成异物排斥了。

这个 用牙当特洛伊木马 的想法挺好的,但是实操起来挺狠的。
他首先从病人下巴上连牙根锯下一块牙床,磨成薄片后把人造晶体填进去,这就是 OOKP 的雏形。
不过,一开始 Strampelli 只用了牙齿,没有考虑过牙齿本身的保养和维护。这相当于把一棵树直接插到水泥地里,久而久之,牙齿的钙质流失坏死,人工角膜就会随之移位失灵,病人再次遭受失明。
后来,医生们想到用黏膜组织给牙齿补充营养的方法。所以现在在进行 OOKP 手术时, 医生除了要取一颗牙齿和牙床,还要割病人嘴巴里的一块腮帮子肉。 这样一来虽然更疼了,但是手术的成功率却能达到八九成,而且“牙雕”版人工角膜能够保持 30 年不坏。这就是终极版的 OOKP。
虽然波士顿人工角膜具有 30 年历史,并且应用也最成熟最广泛,但从效果来看 OOKP 是最好的。2017 年,OOKP 方面的权威、英国萨塞克斯眼科医院 (Sussex Eye Hospital) 的眼科医生 Christopher Liu 和同事称,  OOKP 是目前所有人工角膜中效果最持久的,而这是因为它利用了生物材料。
比如在 2005 年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 (Singapore National Eye Centre) 报告,在该医学中心进行 OOKP 手术的 8 名患者中,3 人在术后获得了 6/6 的完美视力,而 8 人中的 6 人可以开车。
那么,什么样的牙齿最适合呢?
其实, 最合适的牙齿是犬齿 ,因为它的牙根管最大,而且下面牙槽骨的质量也最好。而在上下两排犬齿中,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好,因为下面的口板骨头相对薄一点。
最后我们来看看 OOKP 到底是怎么做的。
手术分为两步,上来就要割肉,牙床上的肉。从牙床上取下牙齿后,要把它矬成一块板,然后把假体角膜填进去。

接着还是要割肉,割开脸颊上的肉,把牙眼塞进去养。大概 4 个月,等牙眼长出了血管,也就是“电线”后,就要进行第二步手术了。
在第二步里要第三次割肉。这次要割的是嘴巴里面的肉,这是为了获取颊黏膜。颊黏膜是一种非常柔韧的黏膜组织,能够给牙齿提供营养和物理支持,相当于牙眼的充电桩。

然后要把脸颊再次剌开,把牙齿和里面的假体角膜割下来,一起放到几乎掏空的眼球里,再把颊黏膜“充电桩”盖在上面。这样一来,光线就可以透过牙齿照到视网膜上,人就能看见了。
当然, 人的整个面貌也会逐渐终结者化。
不过,OOKP 也不万能的,牙眼的保养重点也不是每天刷牙。 OOKP 的失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牙齿被人体吸收了。 这也是为什么 17 岁以下的小孩不能做 OOKP,因为他们的骨头还没有长全,更新得太快了,因此牙眼会被很快吸收。另外,嚼槟榔的人也不行,因为他们的口腔黏膜质量太差。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医师黄挺还表示,有些做过 OOKP 手术的患者人工角膜可能会漏水脱离,因此 OOKP 患者需要终身随访。
更重要的是,OOKP 手术非常复杂,除了“挑”患者,还需要多科医生配合,比如牙科医生和眼科医生。目前, 全世界能进行 OOKP 手术的国家很少,我国的第一例 OOKP 手术是在 2006 年完成的。
2006 年,在海南打工的陈江的双眼在事故中被液态铝破坏。后来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医生为他做了国内首例 OOKP,使他的视力恢复到了 0.8(约 100 度)。
除了用牙齿做眼球,还有听起来更疼的。
比如 用指甲盖下面的肉当角膜支架。 这是因为指甲是下面的 甲母质 生成的,而甲母质也不会被眼球排斥。此外,人的第八根肋软骨,还有小腿上的胫骨也能做人造角膜的支架。



总而言之,只有自己的身体才不会被自己嫌弃,所以要让假角膜保持得久,无论如何得掉块肉了。

参考文献

[1] https://docs.qq.com/doc/DVFlVV0xwZ3NtWktW

策划制作

来源丨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作者丨七君

责编丨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