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颗半吨重的钛球击中了地球......
北京时间 5 月 10 日 14 时 24 分,在印度洋安达曼岛以西 560 公里处的天空中传来了低沉的爆响,一团巨大的火球划破天际,包裹着一块钛合金外壳的球状物体,最终坠落在印尼西面的印度洋外海。所幸这次坠落没有造成任何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也没有出现科幻电影中钛球落地变形为外星机械的夸张场景。
这究竟是什么?
地球大气层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外太空物质进入,例如大量微小的陨石颗粒,它们大部分会在高速进入大气层时剧烈摩擦分解燃烧殆尽,流星现象就源于此,而某些没有燃烧分解完毕的物质则会坠落到地表,形成陨石或太空垃圾残骸。然而这件坠落物并不普通,它原本来自地球,计划奔赴另一颗行星,却在太空中漂泊了 53 年,最终回到地球。
金星 9A 的发射背景
姊妹探测器的不同命运
之后发射的金星 9A 的命运则截然不同,它于当年 3 月 31 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原定发射和航行计划如下:
1. 第一级~第三级(质子火箭):将探测器送入低轨停泊轨道
2. 在轨道上短暂待命,等待与金星的转移窗口对准;
3. 在适当时机进行点火,将探测器送入地-金星霍曼转移轨道;
4. 脱离地球引力束缚,开始日心轨道飞行;
5. 飞行约 117 天后到达金星,减速降落。
新的名字“Kosmos-482”
TA 是否携带危险物质?
1972 年的 4 月 3 日凌晨 1 点,几个 13.6 公斤的钛合金球坠落在新西兰阿什伯顿郊外,彼此相距 16 公里,直径 38 厘米的球体在地面留下明显的撞击坑。
而这次在 2025 年重返地球大气层的,正是这台原本为了在“地狱星球”上执行任务而生的着陆器。50 多年前,苏联工程师为它赋予了足以抵抗金星极端环境的坚固外壳与复杂系统,原本的使命是——完好降落在金星地表,并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它的钛合金外壳能承受金星的高温与 90 个大气压,原为任务而生,如今却意外造就了太空中最坚固的遗存。
由于这些因素,这次坠落不是普通的太空垃圾解体坠落,也没有绚烂的人造流星雨。根据之前的专家预测,Kosmos-482 应以每秒钟 7 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由于在太空中经历了漫长的 53 年,所有为金星表面软着陆准备的减速功能早已彻底失效,严格意义上它的这次坠落可以称为“非受控再入”。
遗憾的是,对于这份历史物件,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对其进行打捞。我们只能推测,在高速坠落过程中,它的表面温度可能达 1600℃,不过外壳钛合金的熔点约为 1700℃,虽然部分结构可能会变形和破裂,但它到最后一刻应该依然能保持主结构的基本完整。
那它是否携带危险物质呢?答案是没有!在着陆器上没有装备更耐久但却危险的核燃料电池,而是采用了普通电池供电,因此坠落点附近不会产生任何辐射污染。
千万小心天降之物!
大多数重新进入大气层的废弃卫星和其他太空垃圾在到达地面之前会完全解体和焚毁,事实上,它们在设计时就已考虑利用大气层燃烧销毁机制,那些偶尔幸存下来的碎片,大部分会在海洋中溅落,虽然这类太空残骸的坠落在理论上对于人类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实际上并不用太担心,它在你身上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你一生中被闪电击中的风险。
如果你亲眼目击或发现疑似航天器部件从天而降,应当怎么办呢?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个陌生金属物体从天而降……像金属块、罐子、球体或者像火箭、卫星残骸那样的物体。不要靠近或者触碰它,在第一时间告诉当地政府或警察,不管它多酷、看上去多像来自外星,也千万不要碰!它们可能会有毒气、有毒燃料、锋利金属、甚至放射性物质,必须等专业人员来处理。
告诉孩子记住:那不是玩具,也不是外星人!看见了,别靠近,告诉大人。
结语Kosmos-482 的归来,源于半个世纪前人类不停挑战宇航技术与工程极限的一次历史回响。它在太空中曾见证了太空竞赛的你追我赶的脚步,也穿越了人类太空探索最漫长的寂静。此刻,它正安静地置于印度洋的深处,也许坚固的钛壳仍然能保护部分结构,让它没有在撞击时彻底瓦解。某种程度上,53 年后的今天,金星 9A 终于完成了一台行星着陆器的真正使命。
策划制作
来源丨上海天文馆(ID:SSTM-SAM)
作者丨周元 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