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塔克拉玛干沙漠,产珍珠了?!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4-11-12 16:34:35
  • 字体:[ ]

近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某海鲜养殖基地,200 万颗珍珠贝苗试养成功

正在该基地了解海鲜养殖情况的且末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宇介绍,养殖基地每隔 10 天要打开珍珠贝查看情况。令人欣喜的是,这里的珍珠个个圆润饱满,试养很成功,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消费者就能欣赏到沙漠里的珍宝

“新疆沙漠产的珍珠,在色泽和形状方面可媲美广西北海以及国外一些主产区的珍珠。这里的珍珠纯天然且无污染,无论是用于中药材制作,还是当作首饰贴身佩戴,都让人放心,市场潜力巨大。”该基地技术总顾问陈家珍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是我国著名的珍珠产地之一,新疆荒凉的沙漠戈壁环境,因何能与传统珍珠主产区的条件相媲美?

“塔克拉玛干沙漠人迹罕至、没有污染的特点使其成为培育优质海鲜的理想之地,再加上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能产出高品质的海鲜和珍珠绝非凭空想象。”陈家珍说。

“在沙漠养殖海鲜,首要解决的便是水质问题。”陈家珍说,基地通过沙漠盐碱水还原海水养鱼,鱼类产生的粪便通过微生物技术转化为氨基酸和硝酸盐、钙镁钾盐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藻类吸收,生长出的植物又为珍珠贝提供了优质养料,珍珠贝又可以净化水质、产生微生物,为鱼类提供养料,整个养殖过程没有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成就了沙漠海鲜和衍生品的优良品质。

目前,这些先进的海鲜养殖技术已在克州和且末县海鲜养殖基地得到应用,并在克州实现了海鲜产品的量产,海洋鱼、虾蟹等水产品走出新疆,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策划制作

来源丨新疆日报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