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父子三人接连查出同一种癌!医生:这些人属高危人群→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4-02-01 09:19:56
  • 字体:[ ]

家住广州增城李大叔(化名) 肺癌手术一个月后,家人进行了肺癌筛查,两个儿子竟也先后发现 早期肺癌 ……父子三人为何接连患病,还都是肺癌?


父子三人相继查出患癌

专家紧急提醒

今年83岁的李大叔, 半年前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早期肺癌, 在外院进行消炎、化痰对症处理, 后来到南方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张才铭主任团队为李叔进行了微创手术,李叔术后恢复良好。 出院时张主任不忘提醒李叔家属,做为肺癌高风险人群要做体检筛查。
一个月之后,李叔60岁的大儿子和55岁的二儿子经检查,相继发现了被高度怀疑为恶性的肺结节。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张才铭主任团队为两兄弟进行手术,病理结果均为恶性结节,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均已出院。

抽烟和遗传

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每年肺癌新发约82.81万例,死亡约65.70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肺癌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基因突变等。
“李叔和大儿子多年来习惯性抽烟, 小儿子虽然不抽烟,但是家族中多人患肺癌,都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张才铭介绍,“肺癌发病隐匿,早期肺癌多数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薄层胸部CT检查时发现。常见症状有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少量咯血。”

建议高危人群

要定期进行薄层CT检查

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的早晚有密切关系,早期的肺癌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症状,通过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可治愈,术后不需化疗、服药等,治疗效果好;待肿瘤长到一定程度, 即已经进入中期、晚期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此时肿瘤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患者才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临床反应。
中、晚期肺癌不仅需要手术切除,还需要配合化疗、服药等一系列治疗,而有些患者甚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远远不如早期肺癌。“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40岁以上且合并一种以上致病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薄层CT检查。 ”张才铭说。

远离肺癌

牢记五要诀

1.抽烟害人又害己,远离香烟要牢记
香烟作为一类致癌物,与肺癌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不吸烟者要避免被动吸烟,远离吸烟环境。
2.危险环境工作忙,防护措施不可少
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工作时,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防尘口罩,医护人员穿铅衣隔离放射线,减少职业危害;避免室内烟尘和装修污染,比如甲醛和氡气,家庭装修使用更环保的材料,尽可能不在刚装修的公共空间逗留;家里减少煎、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并注意厨房的良好排风;雾霾天减少外出,戴防霾口罩,不在车流多的马路逗留,减少汽车尾气吸入。
3.低盐低脂优蛋白,膳食纤维要补好
饮食与肺癌也有很大关系。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中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元素,有利肺部健康;大蒜、海产品、谷物、蘑菇、芝麻、蛋类等富含硒元素,有防癌抗癌功效。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放调料,不吃烧烤、油炸类食物。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做到营养均衡。
4.情绪宣泄要及时,作息规律身体好
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及熬夜,缺少体育锻炼等,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
5.CT检查重中重,高危人群需谨记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例如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策划制作

来源丨广州日报

责编丨钟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