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后,小伙的腿竟红肿流脓!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
入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游泳降温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还有人因为觉得健身房、游泳馆的水池里人太多,干脆选择到池塘、水库、野湖“野泳”。
但事实上,这种行为非常不推荐。
野外的环境,水看起来似乎非常干净,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细菌和微生物,如果身上刚好有伤口,一旦稍不留神感染了“丹毒”,那等着的就将是无尽的折磨,整条腿都红肿剧痛、“烂”到流脓……
野湖游泳,感染“丹毒”
高烧 41℃
徐州的李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家附近有一个野湖,这两年一到夏天就会去湖里游泳。日常每次游完,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家洗个澡。但也有那么几次,没来得及回家冲洗。此时,他的腿上就会出现一道道白印,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出现红色的小疙瘩。这些红色的小疙瘩特别痒,类似蚂蚁在腿上爬的感觉。
他一开始以为这些红色的小疙瘩是被蚊虫叮咬的,也没放在心上,感觉哪里痒就狠狠地抓哪里,然而不抓还好,一抓红一片,这些小红疙瘩仿佛会传染,而且特别容易出血。泡热水澡的时候更是巨痛,温度刺激伤口,让人不由自主地倒吸凉气。
“丹毒”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丹毒”虽然名字里带一个“毒”字,并不是中毒,而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面部或者小腿。
“丹毒”起病较急,潜伏期会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发病,皮肤会出现成片红斑,并迅速蔓延,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有明显的界线,摸起来很烫,轻按就非常疼痛,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水疱、脓疱。
当人体皮肤或黏膜出现小的伤口,即使你自己可能根本没注意到,病原体都有可能通过这些地方侵入体内。尤其是足癣患者,因为经常伴有足部瘙痒的症状,在不自觉的抓挠中,很容易不经意间就把自己抓破,更加需要注意。
这几种情况
需警惕“丹毒”高发
1
季节
夏秋两季是“丹毒”的高发季节。高温潮湿,细菌易于生长繁殖,加之蚊虫叮咬增多,皮肤受伤破损概率变大,更容易诱发丹毒。
2
人群
如何预防“丹毒”
1
避免皮肤损伤
2
注意个人卫生
3
增强抵抗力
4
避免趟水
5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6
避免紧身衣物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科普中国新媒体
审核丨冯珺 国药同煤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