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失眠,睡眠质量低?可能是身体缺了这种关键营养,很多人不知道
失眠,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一个烦恼来源,也是最降低幸福感的原因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只要能睡上一夜好觉,幸福指数就会大幅度提升。
但是,无论吃什么“安眠”保健品,无论换什么床垫、枕头,甚至每天坚持运动,躺在床上还是辗转反侧,或者夜醒频频,或者凌晨醒来就再难入睡。
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你思考一下有没有以下这个导致失眠的原因:主食吃得太少,特别是晚餐少吃或不吃主食。
这种因为缺乏碳水化合物而造成的失眠,是吃保健品所难以改善的。很多人花不少钱去买保健品、吃中药,然而仍然收效甚微,生活质量持续下降。无论是褪黑素、γ-氨基丁酸、酸枣仁、百合、莲子心......都难以奏效。因为——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这种情况来说,把无糖无油的主食吃够,睡眠可能自然就能改善了。
为什么吃淀粉食物
有利于预防失眠?
可能有人会问:吃淀粉食物有利预防失眠,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
虽然有关营养素与失眠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但碳水化合物与入睡速度、睡眠时间、睡眠连续性和睡眠阶段之间有关,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1]
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的优质碳水化合物,与睡眠质量不佳的可能性降低相关[2]。也有研究提示,中国北方吃大量主食的膳食模式与较低的失眠风险相关联[3]。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晚间运动之后增加碳水化合物供应,和运动后不吃碳水化合物相比,能非常有效地提升入睡效果和睡眠质量[4]。
虽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同时富含 B 族维生素,适量摄入时对睡眠也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蛋白质食物过多,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晚间避免过多蛋白质,而适度摄入淀粉类食品,更有利于“安神”和睡眠,我找到了以下可能的科学原因,与大家分享和讨论。
首先,蛋白质有较高的食物热效应,并使人容易兴奋,所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并不利于安静入眠。
其次,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消化速度慢,使夜间胃肠消化负担加重,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第三,如果主食不足,其他食物也没有相应增加,则晚间会产生饥饿感,从而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第四,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会增加大脑对色氨酸的摄取,而色氨酸在大脑中会被代谢为血清素和褪黑素。高 GI 碳水食物如白米和面食,可以引发较多的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会促进长链中性氨基酸进入肌肉中。这些长链中性氨基酸会与色氨酸竞争进入大脑血流的通路,所以胰岛素分泌的最终效果是增加大脑的色氨酸供应,从而促进血清素和褪黑素的生成量[5]。此前有人体研究证实,晚间摄入葡萄糖,升高睡前血糖水平,会大幅度提升褪黑素分泌量[6]。
第五,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现,在 REM 睡眠相中,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会比 SWS 睡眠相增加。所以在限制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后,睡眠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宝贵的 REM 睡眠时间缩短,总睡眠时间也缩短。
我认为还有两个可能原因:
第六,适度的淀粉类食物能帮助血糖水平保持稳定,避免夜间低血糖。
有些朋友夜间频繁惊醒或噩梦,有可能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肝糖原不足,导致夜间血糖偏低。而血糖的过度降低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会升高压力激素水平,使人容易夜间醒来并难以再次入睡。
第七,在晚餐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身体不得不拆解蛋白质来异生葡萄糖,导致夜间肝脏工作负担加重,也可能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不吃主食或吃得太少
反而不利于瘦身
其实,合理吃主食,是有利于预防肥胖的,长期而言也是有利于预防肥胖的。
很多网友亲身体验:
少吃主食只能短期变瘦,此后很难再减,稍微多吃一点就会反弹,而情绪却越来越焦虑,失眠越来越严重。
恢复正常主食量之后,不仅体力精力变好,情绪更稳定,心情更愉快,体重更稳定,增加运动之后还会变瘦。
吃多少主食才算够?
煮饭煮粥做馒头煮面条的时候,还会吸进去很多水。放的水不一样多,熟重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通常膳食建议只能说生重。
·轻体力活动女性 200 克粮食就够了,按大米饭来说,差不多是每餐吃盛饭的小碗浅浅 1 碗。如果运动较多,那就可以再加量。
· 轻体力活动男生吃 300 克粮食差不多够了。但如果经常锻炼,或者正在增肌,那就还需要加量。
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不同,体力活动量不同,没有必要严格攀比。吃到身体感觉舒服,白天精神饱满,夜里睡得踏实的程度就可以了。
必须说明,吃够主食,绝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甜食、吃油炸食品、吃营养价值很低的淀粉食品。
参考文献
策划制作
来源丨范志红原创营养信息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李菁晶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主任医师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