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商场天花板上垂直的短玻璃板是什么?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4-08-02 17:15:30
  • 字体:[ ]

走进商场,你是否曾抬头注意到那些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玻璃板?它们静静地悬挂在那里,似乎与周围的装饰并无二致,但它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重要使命——在火灾发生时,这些玻璃板能够迅速转变为保护人们安全的屏障。它们,就是挡烟垂壁。

什么是挡烟垂壁?

在现代建筑中,火灾安全已成为设计和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扩散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烟雾的扩散,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挡烟垂壁作为一种重要的消防设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对挡烟垂壁的定义是: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的挡烟分隔设施。

挡烟垂壁的材料通常为耐火材料,如钢板、玻璃、石膏板等。它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承受高温,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阻挡烟雾的扩散。根据不同的建筑设计和使用要求,挡烟垂壁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活动式的。

为什么要装挡烟垂壁?

挡烟垂壁常见于地铁站台、建筑走廊、交通隧道等场所,这些场所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即长度方向尺寸远大于高度或宽度方向,且通常情况下仅在两端设有出口。因此,这些场所通常被看作狭长通道。

当狭窄的通道内发生火灾时,烟雾在撞击到天花板后,由于两侧墙壁的制约,主要沿通道顶部下方的水平方向进行单一方向的流动。这种烟雾的扩散路径与人们紧急撤离的路线相同,这不仅增加了疏散的难度,也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挑战。

此外,由于长通道建筑的结构较长,水平剪切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热烟气流经的过程中,它会吸入大量的下方冷空气,这导致烟雾的质量流量增大,从而增加了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风险。

而在通道中设置挡烟垂壁,能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烟气的蔓延,提高机械排烟的效果,延长人员的疏散时间。那么,挡烟垂壁是如何做到的呢?

挡烟垂壁的原理

在介绍挡烟垂壁的原理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烟雾扩散的规律。有研究表明,火灾烟雾在狭长通道的蔓延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1 烟气受热浮力驱动向上运动,形成火羽流,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热浮力效应,这也是烟雾快速向上扩散的主要原因;

2 烟气运动到达顶棚后,开始径向蔓延,直到碰到通道侧壁;

3 撞击侧壁后形成反浮力壁面射流,烟气由径向蔓延过渡到轴向蔓延,成为过渡阶段

4 烟气开始进入稳定的一维水平运动


在通道内安装挡烟垂壁后,由于浮力的作用,烟雾会在天花板附近聚集形成烟流。如果烟气层的厚度没有超过挡烟垂壁的高度,那么在垂壁的上方就会形成一个蓄烟池,有效阻止了烟雾沿着通道轴线方向的扩散。

然而,随着火势的加剧,一旦烟气层的厚度超过了挡烟垂壁的高度,烟气就会在反浮力射流的影响下越过垂壁,开始向通道的下游扩散。在这种情况下,烟气的流动特性会发生变化,导致吸入空气的量出现差异,最终影响到整个流场的分布情况。

上面这张图描述了以上两种条件下烟流在狭长通道中的蔓延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挡烟垂壁不仅能在火灾前期阻挡烟气的扩散,而且能对整个火灾烟流的蔓延过程产生影响。

挡烟垂壁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消防设施,其设计和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的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置挡烟垂壁,可以有效控制火灾时的烟雾扩散,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防意识的提高,挡烟垂壁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科学和完善,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构件耐火性能分技术委员会.

挡烟垂壁:GA 533-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王欢,齐庆杰,姜海洋,等.挡烟垂壁作用下狭长通道内烟气输运特征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6):150-156.

[3]王欢.挡烟垂壁对狭长通道烟流特征与排烟效果影响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

[4]Colt International Ltd, Smoke control in shopping centres [EB/OL], https://cms.esi.info/Media/documents/Colt_shoppingcentres_ML.pdf[5]https://mp.weixin.qq.com/s/FmI9ZdLgJ-wacpu6t4VjcQ

[6]https://mp.weixin.qq.com/s/T0uSJza57VyOuvbeIxNrfg

策划制作

来源丨力学科普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