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被甲状腺癌缠上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5-07-03 16:08:36
  • 字体:[ ]

最近,甲状腺癌又上了热搜。根据《2025 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的内容,甲状腺癌成北京市体检人群随访确诊癌症中占比最高的癌种,高达 48.08% 。

甲状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了?今天邀请内分泌方面的专家来细致聊聊。

甲状腺癌

为什么越来越常见?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名为《全世界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状况:GLOBOCAN 对 2020 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的研究指出,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都有所上升
另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全球综述也表明,1960 年以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男女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如果保持这种增长 的趋势, 到 2030  年,甲状腺癌很可能成为美国第四大常见癌症。
同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还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

  • 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2020  年新确诊的女性和男性甲状腺癌患者分别有  44.9  万例和  13.7  万例,全球人群女性和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为  10.1  /10 万人和  3.1  /10 万人。

  • 年轻人,尤其是 20~29 岁的小年轻,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

那为什么甲状腺癌会越来越多,并盯上年轻人呢? 这可能跟超声等影像检查的广泛开展和检查频度增加有关。 不少研究认为这种增加很可能跟疾病诊断技术的方式的改进有关。毕竟,以前甲状腺结节基本只能靠手摸,检出率大概只有 3%~7%,而现在 B 超精度大大提升,即便是两三毫米的小结节也无处遁形,检出率可以达到 70% 以上。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单位或自发的体检里往往就包含有甲状腺的 B 超。做检查的人多了,甲状腺癌的检出也就多了。

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在稳步下降

尽管全世界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但庆幸的是, 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其实一直在稳定下降 。这个角度来说,甲状腺癌可以说是“最温和的癌症”。
甲状腺癌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嗜酸细胞癌、分化型高级别甲状腺癌、甲状腺低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它们都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不要一听“恶性肿瘤”就觉得死亡率高,虽然这些名字里都带癌,但好在大多数都还比较温和,预后较好。
在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85%~90%。它长得慢,恶性程度低,5 年生存率高达 97%,因此也被戏称为“懒癌”“幸福癌”。需 要小心的是甲状腺未分化癌,它是兄弟几个中最为凶“恶”的。

预防甲状腺癌,如何做?

想要预防甲状腺癌,就要先了解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 4 个方面: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引起甲状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辐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致病率越高。有学者对 10 万多名原子弹爆炸事件幸存者随访发现,核辐射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增加了 1.28 倍。
2.碘摄入
目前关于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加碘盐政策以来,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 我国甲状腺肿瘤的总发病率基本不变。也 有研究认为,适量多摄入含碘食物并不会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能起保护作用。
3.甲状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果本人有甲状腺疾病,那后续得甲状腺癌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很多甲状腺癌发病前可能患有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后者指的是,家里人有甲状腺癌,后代中招的概率会比别人更高。
4.心理和社会因素
如果说前几条还不是人人都有,那这条跟在座的绝大多数人有关了。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 2.127 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 3.429 倍。
换句话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生活不易要学会放过自己。
除了避免上面的致病因素,大家日常还要注意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身心疲劳,保持心情愉悦,还能增强免疫力,远离各种肿瘤和慢性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Margherita Pizzato, et al.The epidemiological landscape of thyroid cancer worldwide: GLOBOCAN estimates for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in 2020.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Apr;10(4):264-272.
[2] 侯振江,李卫东. 关注甲状腺癌危险因素防癌治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医学综述2020,Vol. 26,No. 23

[3]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march.vol.39. No.3

[4] La Vecchia C, Malvezzi M, Bosetti C, Garavello W, Bertuccio P, Levi F, Negri E. Thyroid cancer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a global overview. Int J Cancer. 2015 May 1;136(9):2187-95. doi: 10.1002/ijc.29251. Epub 2014 Oct 13. PMID: 25284703.

[5] Miller KD, Fidler-Benaoudia M, Keegan TH, Hipp HS, Jemal A, Siegel RL. Cancer statistic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2020. CA Cancer J Clin. 2020 Nov;70(6):443-459. doi: 10.3322/caac.21637. Epub 2020 Sep 17. PMID: 32940362.

策划制作

作者丨许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主治医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专委会委员 温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

         九芒星 科普作者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责编丨林林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