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科普专栏

这个爱好很酷,但要千万小心!国安部提醒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3-12-26 09:15:29
  • 字体:[ ]

如今,“军迷”群体壮大。大多数军事爱好者热爱祖国、心系国防。

但有个别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为猎奇炫耀、博取流量关注等非法获取国家军事信息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男子非法拍摄福建舰“

想在军迷圈有较好的谈资”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一批军事爱好者偷拍敏感军事装备的违法犯罪案件。

相关人员锁定军用机场、港口、国防军工单位,使用长焦镜头、无人机等专业器材,持续进行偷拍活动,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2021年11月,男子罗某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福建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

罗某说:“当时知道福建舰在上海建造,我就很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它的建造情况,第一眼目睹福建舰,这样的话我在军迷圈里,就会有比较好的谈资。”

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违法拍摄行为

为何会危害国家安全?

个别“军迷”为个人猎奇炫耀、博取流量关注,非法获取国家军事信息,扩散至互联网后,被网络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严重危害国家军事安全。

1.泄露建造进度

新型军事装备尤其是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的研制周期较长,境外敌对势力可以通过分析个人私自拍摄的照片等资料,准确推测建造进度,进而对其列装部队服役、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进行预估、研判,并以此为参考准备反制措施。

2.泄露行动部署

境外敌对势力可以通过解析原始图片,获得拍摄日期和定位数据等关键的信息,这会使军事装备部署位置、使用频率等重要信息暴露的风险提高。

3.泄露技术细节

军事装备的外观可能隐藏关键的技术细节,军事爱好者拍摄的照片极有可能直接展现相关细节内容,一旦相关资料落入境外敌对势力之手,在专业情报人员的分析下,技术细节暴露的风险将会大大提高。

随意拍摄军事装备

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

初犯、偶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拍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六十一条规定,非法获取、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以及非法生产、销售、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或者处十日以下行政拘留。

知法犯法、屡教不改,违法情节严重的拍摄者,将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发现相关的违法行为或者可疑情况,可通过12339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进行举报,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策划制作

来源丨央视军事 ID:CCTV-7_Junshi 综合国家安全部等

责编丨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