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早新闻】法匹拉韦临床疗效良好;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消息站
●3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透露,法匹拉韦已完成临床研究,显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鉴于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药品可及,经过科研攻关组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已正式向医疗救治组推荐,建议尽快纳入诊疗方案。
●在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目前,我国正按照5种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制,研发进展目前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已有研发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后,开始临床试验。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正式开始!美国首位志愿者接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图片来源:梨视频截图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6日说,美国研发的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当天开始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首位入组志愿者已接受试验性疫苗注射。据介绍,志愿者在完成两次疫苗注射后将接受为期一年的观察。
新发现
这种折叠形状可能是地球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中最早的蛋白质之一。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发现了负责地球生命新陈代谢的蛋白质结构的起源,这些简单的分子为地球的早期生命提供了动力,并可充当化学信号,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团队用来在其他星球上寻找生命。
研究人员展开的估算与比较。图源:《自然·通讯》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7号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发现,一些仍在使用的较老旧应用装置排放的氟氯烃(CFC)可能超过此前估计。这些排放或将推迟南极臭氧洞的恢复,并向大气中释放相当于90亿公吨(metric tonnes)的CO2。目前认为,其排放水平和变化趋势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且此前发现的新增排放并未找到来源。
纯科技
沿一个RNA移动的Cas13酶。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美国研究人员在16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报告称,现有的CRISPR基因筛查方法只能编辑或靶向DNA,他们另辟蹊径,开发出一种靶向RNA的新型CRISPR筛查技术,最新研究有望促进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
●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组与日本食品化工公司合作,通过组合淀粉和纤维素等常见生物质,开发出了海洋生物降解塑料。利用自主开发的技术混合淀粉和纤维素后,淀粉的耐水性大幅提高,获得的膜状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耐水性和高强度。在海水中还具有高度的生物降解性。
看天下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核行星学部主任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表示,向月球发射俄罗斯首个国产航天器的计划,将于2021年10月1日进行。
塞尔维亚政府网站截图
●塞尔维亚政府16日宣布,由中国捐赠的首批100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于15日送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帮助塞尔维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总理布尔纳比奇分别通过媒体向中国表示感谢,强调这是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来自国外的疫情防控物资援助。
编辑:陈小柒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
内容来自: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