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 发布人:学习强国
  • 发布时间: 2022-07-28 17:58:30
  • 字体:[ ]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吴佳佳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前不久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风险人员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疫情监测等方面作了修订。

新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工作的优化,将目标指向“更加科学精准”,是对新形势下疫情防控政策发力重点的明确,也是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防控原则的重申,各地各部门需认真落实,使各项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科学精准,是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持久战的必然要求。我国始终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从实时动态监测疫情走势,到加强流调溯源、基因测序,再到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一系列措施推动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实践证明,防控越科学越精准,越能快速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势头。

认清病毒传播规律,精准研判疫情走势,是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的前提。第九版防控方案将集中隔离时长从14天缩短至7天,同时加密核酸检测频率,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进行的优化,也是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的有力举措。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要全链条落实好外防输入的各项措施,不断提高常态化防控情况下疫情监测的敏感性。比如,完善口岸、医院、学校、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重点单位的防控指引,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措施要坚决果断,以快制快,力争用最短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疫情。同时,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争取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责任编辑:拜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