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公交车上,一个没戴口罩,一个中途脱了口罩,中招!

  • 发布人:科普中国
  • 发布时间: 2020-03-01 07:10:34
  • 字体:[ ]

随着复工复产、交通运输的逐步恢复,外出复工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者增多,但外出防护千万不能大意!


65岁男子感染传播源成谜
   28 日,在重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江北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周海龙通报了一个公交车传播案例,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防范。
   周海龙介绍, 2020 2 5 日晚 11 点,江北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一个医疗机构报告,称该院收治了一个患者,患者通过检测在粪便发现了感染新冠肺炎,随即,疾控中心展开了调查。
  该患者是一名 65 岁的男性,他于 1 23 日出现流涕、乏力等症状,自己在家服药效果不佳,于 1 30 日到医院就诊。就诊时医疗机构根据该男子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和 CT 初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但该男子在医院采集了三次标本检测均为阴性。
  2 4 日,医院邀请了上级医疗机构专家会诊,会诊后再次采集标本,这次采集标本增加了血液和粪便, 2 5 日通过粪便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为阳性。
  周海龙称,调查最开始就陷入一片迷雾,因为该男子的活动很简单,他发病前 14 天基本上无任何外出, 除了每天早上8 点钟出门乘公交车去健身,中午12 点过就回家外,其余时间不再出门。 如此简单的活动史,该男子究竟是怎么感染上的?
  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查,男子除了健身打球之外,还有过一次朋友聚会。不过对这些人进行检测,发现这些人检测结果全是阴性。这让所有人再次陷入迷茫, 这意味着可能有一个隐型的感染者在不断 排出病毒 ,必须找出这个隐型的 排毒者
两人坐同一辆公交车
一个没戴口罩,一个中途脱了口罩
  随着调查的深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发现,有一天早上该男子出门健身时乘坐公交车,恰巧辖区后来被确诊的另一名患者也在这个时间段乘坐公交车去看病,而这两个人乘坐的公交线路有一段重合。因为两人都是老年人,通过查询老年卡刷卡记录发现, 这两个人是在1 19 日早上8 47 分,前后相差16 秒,上了同一辆公交车。
  后来,通过公交部门提供两人的乘车监控视频发现, 该男子坐在后来被确诊患者的斜后方,并没有戴口罩,后来被确诊的那名患者虽然戴了口罩,但中途将口罩取了下来,而且车窗都是关闭的。 这样就完全符合了密切接触者的定义,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公交传播的案例。
  周海龙提醒复工出行的市民, 乘坐公交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时也要提醒周围的人要戴好口罩 ,保护好自己。在公交车上尽量少触摸物表,下车之后尽快做好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