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平:江苏首起非洲猪瘟疫情“敲钟人”
单玉平,男,江苏大丰人,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兽医硕士、执业兽医师、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农业推广研究员,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兽医首席专家、连云港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
“钉”在产学研第一线,乐当养殖致富的“引路人”
作为行业首席专家,一年365天,单玉平不是在农村养殖户,就是在走乡串户的路上,抑或是为养殖场(户)解难而操劳,举办科技讲座、解读养殖难题,推广新的品种技术,把疫病防治、养殖管理等管用、好用的技术送到养殖场户手中,让一个又一个养殖户舒展眉头。
针对困扰养殖户的生猪“高热病”、仔猪腹泻、禽流感等疫病,他厚积薄发通过现场诊治、采集样品,开展检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制定临床防治方案,集成、推广综合防控技术,找到了引起本地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建立了省内先进水平的以程序免疫为主的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以及国内领先水平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差异性免疫程序。
单玉平主持和参加部、省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等部省奖6项,省农业丰收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10项,推广新技术、指导老百姓养殖致富,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20.2亿余元,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予以专题报道。
诊治畜禽百万头(羽),甘做全市养殖户的“看门人”
口蹄疫、禽流感、狂犬病等疫病防治工作面广量大,但只要发现有较多鸡、猪、犬等出现非正常死亡迹象,单玉平总是“无现场,不决策”,必定要迅速赶赴事发地,亲手剖检死亡畜禽,有时一天要跑两三个县(区)、20多个村。
一次,他腰椎间盘凸出复发,疼痛难忍,忍着不说,只想尽快到事发现场看看,硬是撑到目的地。直到同事们发现他脸色不对,豆大的虚汗直往下滚,才强行将他送进医院。为了不影响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后,他让爱人学习书上的治疗方法为他按摩,以缓解疼痛。
20多年来,他解剖、诊治畜禽100万余头(羽),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5.2亿余元。“畜禽看病,找兽医单玉平”,是养殖户对他的最大信任。
诊断江苏首起非洲猪瘟,勇当疫情“敲钟人”
2018年8月18日,单玉平接到本市连成牧业有限公司连续3天发生生猪不明死亡的报告,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果断排除了其他疫情,并和相关专家会诊、研判,当天即认定疑似非洲猪瘟疫情。
此举受到农业农村部专家的高度肯定。8月19日国家通报了该起疫情为江苏首起(全国第三起)非洲猪瘟疫情,是全国首起通过临床诊断的疫情,也是全国非洲猪瘟诊断、确认最快的一起疫情。
单玉平及时开展调查,收集分析这起疫情资料,参与撰写了《江苏首例非洲猪瘟现场诊断报告》。他提供的临床材料和图片多次被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机构引用,对全国非洲猪瘟排查、防控和指导做出了独特贡献。
开展无疫小区建设,勤做生猪复养的“点灯人”
为探索生猪复养,单玉平科学地指导和帮助该起疫情发生企业开展复养风险评估、制定生猪复养方案。2019年7月3日,连成牧业首批复养的517头生猪经检疫合格后,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个公开报道的复养成功的案例,极大的提振了全国生猪养殖的信心。
他主持并完成了市重点课题《“后非洲猪瘟时代”生猪复养方法及对策建议》,及时编写、推广了《规模猪场生猪复养关键技术》,指导江苏灌南牧原有限公司开展“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并顺利通过部级验收,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企业,生猪复养、增养取得显著成效,到12月底全市生猪存栏完成率全省第一,出栏完成率居全省第二位,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综合评估全省第三,提前完成省下达生猪生产目标考核任务,对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养殖场户的信心和积极性,稳定我市生猪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疫控中心微信公号、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了他的典型事迹。
单玉平先后获评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动物防疫先进个人”,为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和市“521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市优秀科技人员一等奖、市青年科技奖、市科技创新优秀个人获得者,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全国“基层兽医风采录”刊登了其先进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