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老科协

市老科协实施“ 五新“行动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 发布人:市科学技术协会
  • 发布时间: 2024-06-19 19:25:57
  • 字体:[ ]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老科协在全市实施以“新使命、新位置、新价值、新作为和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五新”行动,引导全市各级老科协向“新“而行,向“新“而兴,把稳方向,找准路标,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行稳致远、走深走实。
   在大局中领会新使命。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两大战略任务,明确大方向,明确新使命。首先,统一领导班子思想认识。利用办公例会、党支部会议以及专题学习会,学习新思想,把握新格局,领会新使命。其次,在全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走遍各个县区和部分街道乡镇,推动新思想、新格局、新使命融会到每个老科技工作者思想和行动上。第三,到现场考察,让典型引路。去年以来,先后在连云区和灌云县召开党建引领老科协创新发展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现场会,让典型引路,树先进标杆,让在大局下行动成为各级老科协的前进方向和路标。

在发展中找准新位置。各县区老科协坚持在发展中找位置。东海县老科协帮扶本地科技人才实施科技创新,成立腾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为国际上众多飞行企业和团队定制高端无人机,具备了现代科技企业的特质和条件。灌南县老科协全力助推在外科技人员回乡创业,在青年创业园创办一家专注于特种安全装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和为警用器材制造公司,产品普遍用于公捡法司、应急消防、武警和军队,在世博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合组织峰会及冬奥会上大显身手。连云区老科协注重在海洋经济上推进科技进步,热心服务深蓝生物科技公司,打造了全球首个南极磷虾系列产品发展平台,以高值产品产业研发为核心,为全市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创新中提升新价值。一是在组织引领上创新。以连云区为典型先导,在全市开展党建引领老科协创新发展的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党建基地、党员学习活动及党员先进事迹宣传等方面,引导老科技工作者主动参与,在党建的活动中融合科普宣传和科技帮扶活动。二是人才使用上创新。灌云、赣榆、海州等地广泛动员吸引本地乡土人才参与园区开发。灌云的甘薯高产培植科技示范基地,赣榆的西张夏甘阳光玫瑰葡萄基地都是用筑巢引凤方式,吸引乡土人才用科学技术推动产业壮大,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三是在活动方式上创新。尤其在科普方面,多载体、多方式、多渠道让科学精神和知识广泛传播到家喻户晓。灌南县老科技工作者用私人积蓄创办了农耕博物馆,从传统到现代,从耕种到养殖,从实物到图版,系统传承和展示中华农耕文明,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四是在建言献策渠道上创新。积报主动参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科协重大发展课题调研论证,10余篇调研文章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服务中展现新作为。坚持“双百”,即老科技工作者进百企,老科技工作者进百村。持续“三服”,即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民生需求,是连云港老科协坚持多年的品牌行动。今年以来,市老科协要求品牌也要出新,“三服”要确立新作为,展示新态势。一是为农服务到田头。海州,灌南因地制宜为农民创建智慧育种基地,助力周边乡村优质稻米种植加工。他们还成立农民田间学校,边学边干,互相借鉴,让更多农民尝到科技甜头。灌南老农业专家徐凤珍长年吃住在麦垄稻田,为农民解疑释惑,成为闻名当地的“农业保姆”。二是助企解困进车间。东海、灌云、灌南、赣榆、连云动员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成立服务队,进驻工业园区,针对企业研发和生产中诸多问题,把脉问诊,解决问题,助推更多小巨人发展壮大。海州区在工业园区设立科技大蓬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三是健康服务进社区。海州区每逢节假日,就把健康服务台搬进社区,让医生和居民面对面说诊疗话康复。连云区还组织老医务工作者到渔村码头,针对渔民特点,开展特种病况的问诊咨询,被渔民称为海边的流动医院。

在基层中树立新形象。激活基层、夯实基础是连云港老科协的重要工作方向。会长办公会强调要求“基层平台进乡村,工作站进社区,各县区都要有老科大”。老科协的形象在每一个村落社区都要有展示。东海老科协着力打造特色分会和科普示范基地服务平台建设,相继成立了桃林蔬菜分会、石梁河葡萄分会、黄川草莓分会、双店鲜切花分会和县域水晶分会,有力助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灌南县在青年创业园建立网红孵化基地,通过抖音快手带货直播,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赣榆成立二龙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光伏农业,实施设施农业战略,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灌南、灌云专门组织农专委人员到农业院校学习进修,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现代农业储备人才。连云区开展老科协站所和老科大乡村社区联建工作,其中云山、陶庵社区工作站还建立了“银发学堂”,开展各种生活技能培训,满足了老年居民生活需求,被广大居民称为身边的老科技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