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学会开展乡土植物研学活动
5月17日,市林学会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在连云港市乡土树种繁育中心创新打造“生态教育实景课堂”,开展以“守护多样生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乡土植物研学活动,50余名中小学生和志愿者开启特色乡土植物探索之旅。
在树种繁育区,学生们了解到流苏树、楸树、杜仲等乡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价值和用途及其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挥的重要作用。市林学会秘书长王圳向学生们介绍乡土树种繁育中心收集、保存和繁育的云台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揭秘特色树种为繁衍生息进化出的一些奇特生存智慧,让孩子们了解更直观的理解物种的起源、进化之谜,直观感受到了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的精妙。
在创意工坊环节,“苔藓建筑师”“多肉规划师”们以透明生态瓶为画布,用火山岩铺就地质肌理,通过苔藓、网纹草、多肉植物的有机搭配,打造出20余个独具特色的微生态系统。专家讲解道:“苔藓净化空气,多肉储存水分,石子维持湿度,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智慧。”参与学生直观感受了生态链的精妙构造,纷纷体会到“生态平衡就像搭积木,缺了谁都会失衡”。
来到自然生态课堂,学生们观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短片,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意义和我市野生植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认识。在随后的生物多样性小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举手,结合研学见闻积极作答,展现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浓厚兴趣。
这场融合乡土植物科普探究与艺术创造的生态启蒙,让青少年了解我市丰富的林草种质资源,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良好氛围,更好服务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