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灌云

灌云县科协认真抓实青少年科普教育

  • 发布人:市科学技术协会
  • 发布时间: 2025-01-20 17:00:37
  • 字体:[ ]

近年来灌云县科协紧紧围绕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这个重点,开拓思路、实化措施,与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紧密联系、深入沟通、强化合作,共同抓实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

一、建立“一圈两线三联盟”。所谓一圈:打造以县科技馆、县青少年实践基地(农耕馆)、院士风采馆、电影收藏馆、气象馆为一圈的科普游专线。每个季度发车一次,2024年共接待青少年600人次。所谓两线:打造农业和工业专项研学路线。农业路线依托豆丹科技小院、红薯基地、农业电商智慧平台、生态种植园区为主;工业路线依托灌云经开区重点企业、临港产业区企业以及部分镇街科技型企业为主。2024年,组织开展研学活动3次,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190余人,收效甚好。所谓三联盟:首先是学校科普联盟,建立县内13所中心小学、县城内7所重点校,校外2所科技辅导机构形成科普资源共享联盟。其次是场馆科普联盟,以县科技馆为主体,联合县无线电协会基地、电影收藏馆、伊园科普馆、气象科普馆、院士风采馆组成场馆矩阵。再次是教辅活动联盟,各校、各场馆双向定期组织科普老师开展科普辅导活动,上讲台、上舞台,进校园、进场馆,实现教辅活动共享。

二、开展“二牵三合五行动”。所谓二牵:一是县老科协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把老年科普的相关内容融进青少年教育之中。2024年,县老科协开展活动两次,为30名学生送去了关心和温暖。二是县妇联开展“妇女儿童同心圆”活动,在县科技馆设立妇女、儿童驿站,让一些特殊群体的青少年能够感受到科普的阳光和温暖。所谓三合:就是开展实施了“馆馆合作”、“馆校合作”、“馆企合作”,让县内广大青少年在各个科普层面都能得到更好科技体验。2024年,依托三大合作,开展科普研学、科普小实验征集、科普小课堂、科普知识竞赛120余场次;线上科普宣传16场次;组织 2024年“科普江苏·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走进灌云县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等大型活动5场,共计参与学生1.2万余人,家长500余人。所谓五行动:常态化开展,每周一校“科普日”行动;每月一评“科技之星”行动;科技创新“小论坛”行动;“科技名师”带队伍行动;科普基地“固本强基”行动。一大批校园科普活动和竞赛活动,受到师生热烈欢迎,有力助推“双减”落实。

三、打造“三特两优一中心”。所谓三特:就是打造三大特色亮点。打造每年一届灌云县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吸引近千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参与;打造每年一次县城区校园科技节,为学生提供舞台,展示他们的创新智慧和创造能力;打造县青少年擂台实验秀,每年2次,在县科技馆开展“展风采、出精彩、抢头彩”青少年科普实验秀活动,通过擂台活动让科技和科普,深耕广大青少年心田。所谓两优:一是打造优质科普课堂,将校外科技辅导机构吸纳进来,让更加专业的科辅老师走上校园讲台,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定期享受专业的科技辅导;二是打造优质实践平台,县科技馆每月发布两期动手实践课,实行线上线下集中预约,增加青少年学生动手能力,定期开赛各类知识专题小竞赛,激发他们的兴趣。所谓一中心:就是打造县科技馆与县科技名师研学中心,为热爱科技科普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化教研平台。2024年,研学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县内四名科技工作名师开展了活动,近50名学生参与,有效提升了科研活动。

青少年科普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真抓实干,切实让灌云县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走上正轨,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