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普及气象科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季节里,赣榆实验小学开展了科学小达人活动之风向标实践活动。
风是有方向的,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早在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相风铜乌,并用它来观测风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风向标就是测定风来向的仪器,它可分为尾翼、平衡锤、指向杆、转动轴四部分,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于垂直轴上。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向。
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引导和家长朋友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风向标。他们用彩纸、吸管、小木棍等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了能够准确指示风向的作品。

“这个木质的材料比较脆所以不能太过的用力”“轮轴需要松一些这样转动起来会更顺畅”“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讲台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独特的创意理念和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


同学们展示完亲手制作的风向标作品后,在老师的组织下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一起体验自制风向标的魅力!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对风向标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风向标对气象和风向的预测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赣榆实验小学将加大科学课改力度,积极引导同学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把科学知识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